三国
三国志(书籍)
三国历史

为什么很多人说襄樊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呢?

不应该是夷陵之战吗?
关注者
8
被浏览
16,738

2 个回答

襄樊之战是一个转折点,不管谁胜谁负它都是。这场长达七个月的战争决定了刘备集团日后是继续扩张还是收缩锋芒,曹魏集团是势力动荡还是稳步发展。本来这场戏没有东吴的戏份,是主演临时起意,配角大放异彩的结果。

具体过程不再说了,无非就是:刘备汉中大捷——曹仁找场子不成反被揍——关羽开启无敌模式——曹、孙联手——关羽全军覆没——荆州易主。

这场必定爆发的战争,以蜀汉损兵折将-曹魏丢地失粮-孙吴得郡占江的结局收场。

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损失就不必提了,这是一次赔本到家的买卖,没有任何的得益之处。首先,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思想受到严重的挑战:是否还要坚持?还是另做一套计划?从刘备东征孙权的表现来看,显然他坚持原计划。既然坚持原计划,那么从当时的条件出发,在荆州六郡皆被孙权占据的情况下,刘备集团必须从汉中整兵、伺机北伐这一大方向上掉头,回到复夺、经略荆州的问题上。

复夺荆州是难事,经略巩固更是难事。荆州失守暴露了刘备集团几大致命问题:

一、荆州豪族势力的真空

准确的而言,汉末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士族/豪族,门阀政治体系只是萌芽状态,一直到江左五朝、南北朝、隋唐才算是真正形成。但为了方便,我就直接说豪族了。荆州的黄、蔡、蒯、庞、马等几大家族已经在赤壁之后灰飞烟灭了,蔡氏、蒯氏被迁到了北方,马氏(马良、马谡)跟着刘备入蜀,黄氏、庞氏的代表主要就是诸葛亮和庞统,但他们先后跟着刘备入蜀,庞统战死在雒城,无疑是雪上加霜。

赤壁之后,刘备经略荆州四郡(后来又借来了南郡),主要依靠的还是当地的土著豪强。这群人可能是早年被最上层势力掩盖住光芒的,现在他们变成了最上层势力。但实际上,这群人的战斗力和政治能力并不见得靠谱。东吴决定取荆州绝对不是孙权拍脑门决定的,看看上图中东吴参展将领名单就知道,孙权这次几乎是动了家底了。吕蒙,作为集团军总司令亲自挂帅,陆逊作为参谋长,近臣诸葛瑾、有“宗室颜渊”之称的侄子孙桓全部都上一线了。顺便说一句,就是这个孙桓,在荆州争夺战中起到了极关键的作用。关羽北伐的人马不超过五万,保守估计是三万人。后来被徐晃击败后,孙桓在华容道一口气散走了关羽五千人(大概关羽和华容道的缘分就是这么来的……)。

从讨关羽於华容,诱羽餘党,得五千人,牛马器械甚众。——《吴书·宗室传》

既然是对付“土豪”,孙权也祭出了自己的“土豪”,江左陆氏——陆逊。陆逊一路高歌猛进,收拾这群脑子欠发育的蛮夷戎狄,白玩儿。

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色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布、凯脱走,蜀以为将。逊令人诱之,布帅众还降。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

荆州这块土地大概是特别生产南蛮子,刘备后来东征的时候,特派已经官居侍中的马良去联合沙摩柯。土人对于领地有天然的守护意识,善战。但很明显没受过正统教育,不知道什么叫“忠臣不事二主”。恃勇寡智,打仗形同群殴,胜时聚集,败时作鸟兽散。陆逊平定秭归、房陵、南乡,这条路线是刘备东征孙权时走的,既然能东下就能西进。陆逊这次军事行动等于彻底切断了关羽逃回益州的所有通道。

二、将帅违背节度

谁违背节度?刘封呗。关羽的假节钺对这位假公子而言就是形同虚设,这个问题在刘备集团中绝不是个小问题。刘备起于底层,用的人都是兄弟、亲戚,像早期的关羽、张飞、糜竺、糜芳。包括外来户赵云、诸葛亮,刘备都是依靠感情沟通,比如三顾茅庐、和赵云同榻而眠,秘密招募部曲。这样的效果有多好,赵云、诸葛亮就不说了,糜竺、糜芳早年跟随刘备的时候,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糜家倾囊相助,钱、人一块上,那是刘备集团的最大股东。那个时候曹操征召糜氏兄弟,两个人直接删微信。但即便是如此的金石之交,结果到最后糜芳投敌,直接导致了南郡失守,关羽败亡。

为什么?你问问世界上那些破产的家族企业是怎么完蛋的就懂了!任人唯亲,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各种搞事情。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益州坚决贯彻落实法制国家精神?为什么他不管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军事目的都必须要杀马谡?

早期讨论三国问题,一般阴谋论都说是诸葛亮要害死关羽,所以不救。这个说法最早的提出者是章太炎,最后自己把自己给否了。最直接能证明刘备早就为关羽做足了准备工作的就是东三郡。

东三郡指的是西城、上庸和房陵这三个郡。这三个郡本来属于汉中郡,但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这里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半独立王国。这个独立王国当时的统治者——副军将军刘封。与其说刘备对关羽有多爱护,不如说他对这个义子有多好。一个人坐拥三郡之地,除了他就是关羽。刘备攻取东三郡的第一路主将是益州三反贼(另两个是法正、张松)之一的孟达,之后才换了刘封。被临阵换帅,孟达心里肯定不爽,但也是这小子活该倒霉,因为他攻打房陵郡的结果实在让一个人无法接受:房陵太守蒯祺被乱兵所杀。蒯祺,蒯良的侄子,荆州士族蒯氏成员。如果仅此而已也就罢了,为什么说孟达倒霉,因为蒯祺还有个身份,他的夫人是诸葛珪的亲生女儿。也就是说,孟达害死了诸葛亮的姐夫!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东三郡都在汉中郡的东边,这也是东三郡得名的由来。汉江流经汉中后,在现在石泉县和紫阳县开始变成南北走向,西城就在汉江的东边,汉江离开西城以后,又再次呈现东西流向,安康盆地和襄樊盆地之间的这段汉江,在江南的支流堵水和筑水则是南北走向,堵水和筑水流域形成的山间谷地基本上就是曹魏的上庸郡,房陵郡所在地,分别大致对应现在湖北省的竹山县和房县

东三郡不仅整体上被秦岭和大巴山阻隔,和关中还有益州的交通都极其困难,而且就连这三个郡内部也是群山阻隔,十分难行。东三郡其中的房陵,在秦汉时代,更是长期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其闭塞难行,由此可见一斑。如果从汉中和襄阳两路开始北伐后,从汉中到西城再到襄阳,这是一条全程有汉江水路可资利用的线路,利用汉江水道协调东西两线,无论是传递军情,协调指挥,还是投放军队,运送补给,都将会十分便利而且高效的。

关羽的北攻樊城和襄阳,其实也是为了夺取东三郡在东端的出口。在汉江主航道南侧,分布着东三郡辖下的一些小城,这些小城,比如旬阳等地,都可以很好地提供航运补给,充分保障汉江航道。如果能够北伐成功拿下南襄盆地,那么东三郡所控制的这两条战略通道,将帮助蜀汉打通汉中与南阳这两个前线板块的交通线。如果不能控制南阳盆地乃至失去荆州,蜀汉想通过汉中盆地控制整个东三郡是非常困难的。考虑无论从关中还是汉中,都难以全面控制这两条战略通道,曹操在割建东三郡之后将它们划入了荆州的范围。

反过来说,复杂地理条件、较弱的地缘潜力,对来自荆州的力量同样是一个约束。换句话说,无论控制荆州的是曹操还是孙权,都很难透过“东三郡”袭取汉中。双方在这个中间板块势均力敌僵持的状态,透过湖北、陕西两省的行政分割线,由北向南贯穿东三郡故地中部也能看出。

然而,肩负着蜀汉兴亡重任的刘封显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他切切实实地用自己的生命在教育所有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就是彻头彻尾的放屁!那个促使他做出面对关羽的假节钺特权的人估计就是姐夫门事件后幸存的孟达。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三国志·刘封传》

东吴夺取荆州后,东三郡对于蜀汉的战略意义已经不大了。

正是因为东三郡是汉中和襄阳之间的纽带,所以必须当蜀汉完整拥有东三郡东、西两端的两个战略据点,也就是汉中和襄阳之后,东三郡才具有实际的意义。但是随着关羽在荆州的覆亡,蜀汉不仅没能夺取战略要地襄阳,反而连荆州也丢失了,这样就永远地失去了“跨有荆益”和“两路出兵”的可能。蜀汉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东三郡除了第一次“孟达事件”亮相于历史舞台之外,其他的时间里,东三郡只是曹魏一个边远的南疆,波澜不惊。直到蒋琬时代,才一度有过出兵东三郡的打算。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三国志·蒋琬传》

蒋琬的这个计划,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大家担心如果军事行动一旦有所挫折,从这个方向北伐曹魏,将出现无法退军的情况,实在不是一个合理的方案。最后这个计划,也就被束之高阁,没有付诸行动。其实这个方案不仅只是面临退兵上的困难,就算蜀汉再次顺利拿下了东三郡,因为已经不再拥有荆州,东三郡只有一个北向的出口襄阳,想要立足东三郡攻占襄阳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夺取东三郡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而胡三省对此方案也有过评价,“汉、沔之水自汉中东历魏兴、上庸,以达于襄阳。欲争天下,则当出兵秦川,魏兴、上庸,非其地也。

所以,刘封被杀完全就是他自己的原因导致的。他在东三郡作威作福时表现出的就是一个荒唐王爷+颓废二代的样子,根本不具备作为一方统帅的军食才能和政治素养。关羽是刘备的兄弟+第一大将,刘封是刘备的假子,刘备的设想很美好,赐予关羽假节钺之权。一旦荆州有警,如果是东吴进犯,那关羽南下迎敌;曹魏想趁火打劫,刘封断其后。如果曹魏先发动攻势,关羽正面迎击,刘封侧翼配合。即便东吴趁火打劫,刘封拿出进益州时平定诸郡县的本事,关羽也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回师。

此时的刘备不再是当年的新野县长了,而是一方霸主,关起门来当皇帝的人物。嫡子刘禅已经位居世子,刘封的政治素养缺失就在这儿:摆不正自己的位子。如果将来刘备称帝,刘禅要想顺利即位,刘封这个假子往哪儿摆?封个王爷还是杀了算?封王会不会导致他割据地方和蜀汉为敌?一系列的问题,都取决于刘封听不听话。很显然,刘封授人以柄。诸葛亮何等的政治手腕,他会允许一个对嗣君有威胁的假子存在?说白了,“刚猛”只是一个借口,刘封自己授人以柄,自寻死路。

曹魏:得不偿失的买卖

说完刘备集团的问题,再来看曹魏。它在这场交易中除了瓦解孙刘联盟以外,再没获得什么实质性利益,尤其是赔上了于禁的七军。如果不是司马懿和蒋济的力挽狂澜,虽然从长期来看,关羽必败无疑。这一点胡三省就做出过评价:

徐晃營迫關羽圍如此而不能制,即使呂蒙不襲取江陵,羽亦必爲曹操所破,而操假手於蒙者,欲使兩寇自敝,而坐收漁人、田父之功也。

《百战奇略》交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傍与邻国,当卑词厚赂结之,以为己援。若我攻敌人之前,彼犄其后,则敌人必败。《孙子兵法·九地篇》曰:“衢地则合交”。 司马懿和蒋济很好的抓住了这点,借孙权之手断绝关羽后路。

曹魏集团的问题在于,不能控制人心。占城夺地、跨州连郡乃至破灭国家,只需要白起这样的杀神就可以了。事实证明,没有人是不畏惧杀戮的。但是杀戮过后呢?满清进关时,一系列的屠杀行动,“反清复明”从顺治朝到光绪朝末期一直像个幽灵一样飘荡在社会的某个小角落里。但是表面上,所有的满、汉臣子都要忠君,哪怕是流氓无赖出身的一群号称刀枪不入的神棍、拳匪,都要打着“大清一统靖江山”的口号才敢去“挑铁道、拔电杆,海中掀翻火轮船”。从嘉定三屠到拳匪只知保大清而不知有中华,这个过程持续了200多年。

樊城之战发生前不久,临近关羽南郡驻防地区的南阳、许昌一带曹操统治区内接连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变乱,意义非同寻常。

两次变乱都发生在建安二十三年,一次于正月,一次于十月;前者在汉献帝所处的许昌,后者在靠近南郡的南阳;前者参与者千余人,后者则一城反叛且坚持到第二年正月;前者是北方保皇派的最后一次武力反抗,后者乃南阳百姓对沉重剥削的集体抗争;前者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后者说明阶级矛盾尖锐,曹操在当地的统治并不稳固。两者还有着突出的相同点,即都要与关羽联合,都愿以刘备为援,表明刘备集团在江北基层群众中尚有一定影响力。两次变故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削弱了曹操的统治力量;主观上则是对刘备、关羽的巨大鼓励,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使之有理由相信若出兵襄樊会获得当地群众的欢迎与支持,胜利有望。——吴庆、宗瑞仙《樊城之战缀论》

把瓦解孙刘联盟作为曹魏集团唯一的得益也是勉强为之。即便不发生荆州争夺战,孙、刘之间的联盟关系已经十分脆弱。在乱世中,瓦解盟约和缔结盟约一样既不靠谱也不长久,以春秋战国为例,苏秦、张仪只是纵横家的代表,他们受重用纯粹靠得到君主一时的欣赏。张仪最后遇上了好大喜功,也确实武功盖世的秦武王,被摒弃一旁;苏秦还没来得及看见自己的成果就被处死。利益过气了,人也就过气了。

关羽骂辱东吴使臣、擅取湘关之米、语言上的军事威胁(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孙权召妹回家……联盟早就生出了裂隙,更何况荆州之于东吴而言乃是周瑜、吕蒙、鲁肃、甘宁、陆逊、沈友等诸多高级决策层共同议定的项目计划。有些无聊的还在说孙权求亲是为了离间关羽、刘备,关羽为什么不可以骂人。说出这种话的人,既可笑又无知。如果靠儿媳妇就能离间关羽、刘备,还轮得到孙权?曹操缺钱还是缺女人?事实一再证明,外交场合的蛮横只能给自己平添麻烦。强烈谴责、严正声明远不如深表遗憾来得滑头。

东吴:荆州争夺战的最大赢家

即便再不喜欢东吴,也不得不承认它是这场战争的赢家。政治上,它取代刘备获得了整个江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完全控制权;同时涌现了新一代的将领,如陆逊、孙桓。军事上,斩首蜀汉第一名将关羽,全歼刘备精锐军团——荆州军。

在《江东对》中,鲁肃向孙权分析了荆州对孙吴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孙权欲冲出长江下游之扬州地域,占据整个江南进而与曹操逐鹿中原,必须占有荆州。于是,一种基于政治形势和政权利益的尖锐矛盾产生了,这预示着孙刘之间将有一战,谁能最终拥有荆州,视战争胜负而定。——吴庆、宗瑞仙《樊城之战缀论》

关羽的荆州军是刘备集团中除了只闻其名,不见战绩的白珥兵以外最强的军队了,早在诸葛亮出使东吴时就说过,【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关羽统领的一万水军值得注意,它是刘备寄居荆州八年积累的嫡系武装,在从樊城到夏口的转移过程中基本未受损失,乃关羽镇守荆州的主力部队。尽管刘备、诸葛亮先后入蜀时带走了大概五、六万大军,留守荆州部分仍在三、四万左右且水军尤强,拥有相当实力。

刘备大败长坂坡

以明代钟惺等人认为,孙权、吕蒙攻破刘备,使曹操得利,最终大势三家归晋,孙吴得不偿失。因此认定孙吴战略失误,从而导致天下归晋。这无疑又是上帝史观在作祟,难道孙权不取荆州,就能保证刘备一定中兴汉室?这和认定五胡乱华在原因在于司马懿兵变夺权、司马炎建立晋朝取得天下的人几乎是一路货色。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已经说明汉室作为一个腐朽无能的政权,早就该被扔进垃圾桶了。至于战略,这些人口中的战略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只有在这篇计划中,东吴被列为了蜀汉的小弟兼配角。

诸葛亮承认,要想北定中原必须结好孙氏。但在东吴集团看起来,这简直是扯淡。从孙权个人角度,他个人非常讨厌刘备集团,但是自从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一下子坐大,他不得不采取各种类似“进妹固好”之类的外交手段来维持一种表面上的联盟关系。

荆州的政治、经济、地理条件和当时兼并战争的形势与特点, 都决定了它是诸多政治集团割据称雄的必争之地。正如史学家顾祖禹所说:“江陵于诸郡辅车之势, 谋国者所当察也”, “盖江陵之得失, 南北之分合判焉,东西之强弱系焉, 此有识者必争也” 。因此, 在赤壁之战前后, 这种争夺已趋于白热化。

至于他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与身俱来的自卑心理导致的。可能导致自卑的原因就是父兄太神武而自己太不神武,面对的都是一群叔伯级的老臣,外面则是江东士族矢志不渝的不配合。偏偏除了周瑜、鲁肃,这群叔伯级的老臣都不把这侄子当主子, 长期的压抑导致的不良情绪。可能是自身携带的气场太过阴冷,连诸葛亮都有点不寒而栗:【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也就是说,给孙权当臣子,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那是百分百的。

但你要说孙权特别注重上下尊卑吧,他还偏偏没有君臣上下这样的概念。同样极看重上下尊卑的朱重八就批评孙权:君臣之间,以敬为主。敬者,礼之本也。故礼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名正,名正而天下治矣。孙权盖不知此,轻与臣下戏狎,狎其臣而亵其父,失君臣之礼

对于孙权的评价争议太大,唯独对于他用人,历朝历代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而且纷纷集中在赏拔吕蒙的问题上。

  1. 陆机:拔吕蒙于戎行,识 潘浚于系虏。
  2. 赵咨:拔呂蒙於行陳,是其明也。
  3. 孙盛: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
  4. 王勃:孙仲谋承父兄之余事,委瑜肃之良图,泣周泰之痍,请吕蒙之命,惜休穆之才不加其罪,贤子布之谏而造其门。
  5. 王懋竑:有所爱重者,惟吕蒙、凌统、甘宁、周泰辈,以视策万万不逮矣。其保有江东者,以有吕蒙辈为之用,得其死力,而其不能廓大基业,窥中原者,亦以此。

统一不统一,我们一起摇摆~

东吴的战略是什么,就孙权个人而言不是统一天下。所有人在评价孙权战略失误的时候都是想当然地代入了统一天下这一战略目的,然而凭什么?凭什么要一统天下?如果一统天下真的好到无可比拟,中国就不会出现那么长时间的乱世。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介绍为何写《统一与分裂》一书时就明确指出:

到上一个世纪的时候,大家总是把统一的好处说得越来越高,还有就是始终强调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解放后再加上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这个说法有很多问题,比如北宋,北界在现在北京、天津的南面,河北的中部,山西的中部,北面就是燕云十六州了,但是北面就是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辽朝可以一直到西伯利亚,很大。那你说这时的中国算统一吗?很多写在书面的话,不好放在地图上。960年,赵匡胤的时候,或者就算到他的弟弟赵光义把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山西的北汉灭掉的时候,用宋朝的标准或正统的标准看当然是统一的。可是我的老师谭其骧先生在画地图(《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宋朝北面是辽朝,辽朝是从燕云十六州,一直往北,到东北,西边到伏尔加河流域;北宋中期又出来一个西夏,今天的宁夏、甘肃那里;北宋南面,自从南诏以后变成大理国,就是云南这里;原来西藏的吐蕃,后来成为吐蕃诸部;然后今天新疆那里又是一片,分出去那么多,你说中国统一不统一?再说,什么叫“中国的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当然清楚了,中华民国也清楚。以前春秋战国的时候,“中国”是什么呢?“中国”只是中原的一块小地方。比如说,魏源写的《圣武记》里面,第一句话就是“台湾自古不通中国”,但他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中原王朝,所以这个概念要分清楚。又比如说,中国历史上究竟是统一的时间长还是分裂的时间长?清朝皇帝退位的时候也还没有统一,香港就没有了。就算香港还小吧,俄国把边疆都割掉,你说统一不统一?太平天国起来的时候,占了那么大的地方,自己建了国都;北洋军阀政府的时候统一不统一?

对于孙权想不想统一天下这一点,最早看出的人是孙策。孙策为何要在临死前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你见过谁临终托孤的时候会说这种话?刘备托孤,恨不得诸葛亮明天就把曹魏灭了,都应该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样的鼓励性话语。孙策够狠,当头一盆冷水,你行了,开疆拓土你不如我。因此,孙权的政治使命是“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至于用什么手段来保江东,孙策没说,也管不了了。

对于这一点,何去非先生是看得很透的:权之勇决进取,无以逮其父兄,然审机察变,持保江东,于权有焉。而王鸣盛则认定孙权就是三国版的勾践

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春大破蜀,刘备奔走,势愈强盛,则魏欲与盟而不受,九月魏兵来征,又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年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不分胜负。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业已改元而仍称吴王。五年令曰北虏缩窜,方外无事,乃益务农亩,称帝之举,直隐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发,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史评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这三个词用来形容一代雄主孙权再合适不过,阴谋狡猾用在常人身上不是什么好词,用在帝王身上,这是最基本的素质。还记得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吗?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金春泽对于孙权的评价更为露骨:欲保守江东, 未尝敢有幷天下之志者, 孙权也, 未尝敢有幷天下之志而强为大言以自壮者, 又孙权也。

综上所述,我对孙权的看法是:这是个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的严重患者。

这是个心理学名词,但学过OB的人应该接触过、背过它的概念解释:

Cognitive dissonance is the experienc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that occurs when a person holds two or more contradictory beliefs, ideas, values, or participates in an action that goes against one of these three.

换句白话,认知失调很类似于一种变异了的人格分裂。造成这种原因,他哥孙策真得付一部分责任。为什么?摆明了对弟弟不信任,孙权早年也算是个英明之主,也想建功立业。这一点从他精于骑射就可以看出,尤其喜欢射虎就说明这个人有起降的表现欲望,渴望获得别人的赞同。说他早年英明,因为早年没有出现像吕岱这样的人,也没有靠拍马屁就青云直上的。

孙权希望别人说他英明,但在说之前,一定要让他把戏份做足,不能早也不能晚。早了显得没诚意,晚了说明你不在意,孙权那弱小的心灵会受到伤害。但最关键的不是这句,而是孙策对顾命大臣张昭的一句话: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吴历》

西归?归哪儿去?一种说法是孙坚原本统领过江北那一片,如果孙权不能成事,那就回那里去。另一种说法是西不一定是正西,你往北偏一点……曹操。总而言之,孙策对孙权根本不看好,一句话两个部分:

  1. 他不行,你来干;
  2. 不行咱回家/不行咱投降

也就是说,孙策对孙权根本不看好,或者说非常担心。如此看来这个认知失调是由基因遗传的,明明有个和孙策脾气秉性类似的兄弟孙翊,孙策偏偏要立孙权为继承人。人性复杂程度就在于此,孙权刚即位时面对的压力迫使他定下了一辈子固守江东的目标,直到遇到了一个人——鲁肃。

鲁肃对于孙权而言是帝师级的人物,他首先在心理上帮助孙权树立起了鼎足而立,以观天下的帝王心态。但是可惜鲁肃去世太早,以至于孙吴政权伺机西突北进的谋国企图虽然一直未曾放弃,但在不同的军事和外交环境下,其侧重点一直在摇摆。

但是,无论处于进取天下还是退保江东,荆州必取。

在东吴人看来,长江是其“限江自保”的天堑,基于这种心理态势,“竟长江所极”,夺取荆州,长江天堑就能为吴所有,从而他们就能凭藉天堑,确保其立国基地的江东无虞。《太平御览》卷167《州郡部》引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曰:“南崖有山名荆门,北对崖有山名虎牙,荆门、虎牙即楚之西塞。”又引《吴志》曰:“陆逊上疏,夷陵要害实国家之关限,若失之,非损一郡,荆州亦可忧也。”这就是说,在六朝人看来,荆门、虎牙是“西塞” ,夷陵是“关限”,是不可逾越的关键。要保荆州,必须保荆门、虎牙、夷陵等要塞;而要保东吴政权,就必须保荆州。从荆州的治所江陵的战略地位来看,“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东有武昌之援”[3](卷75),这同以后吕蒙将孙吴的战略规划推至白帝城(包括上庸、房陵)的意图是一致的。
因而,作为建业屏障的荆州自然成了孙吴势在必争的禁脔。当初曹操在赤壁战后,虽仅取得荆州两郡之地,但许昌、洛阳的防守已有一定的保障,所以曹操在江陵失守以后,并没有在夺回江陵上投入兵力,他把作战的重点放在突破皖北,切断孙权军队的东西联系上。然而孙权毅然放弃了江陵,收缩兵力,集中力量防守陆口以东的长江防线,在战略上已夺得了先机,显示了其在战略上的见识与魄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孙吴集团从此不需要在长江中上游建立屏障,相反,随着刘备集团力量的增长,孙氏集团的上游,出现了比刘表更具威胁的军事力量。孙权集团要稳定自身的统治,并在三方鼎峙的形势下求的发展,必须重新夺占荆州。——张东华、刘伟:《荆州之争与吴蜀关系新探》
编辑于 2020-02-24 01:44
三国时期的重镇襄阳,为何会成为争议的热点地区?位置有多重要?
361 播放
发布于 2022-01-19 18:17· 176 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