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带来的危害与应对之策

原标题: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带来的危害与应对之策

2019年6月,CNNIC公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称,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全面接入互联网25年,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图片源于网络

互联网改变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网络连通全球各地,地球村应运而生。有趣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地球村的村民们自动形成各个部落,或可称社群。他们因兴趣爱好或某些投契的原因聚集在一起。常有人感叹,网络时代让人们不再孤独,你在生活中再怎么另类独特,总会在茫茫网海寻得与你相似的人,大家依靠网络抱团取暖。

听来甚是美好。长久来困扰人类的孤独寂寞之问题,只需联网便可解决。人们活跃在这个组那个群,有的小众产品更是骄傲地宣称,只欢迎某类人群入驻。网络世界成为某些人幻想的精神乌托邦。在这没有讨厌的人,哪怕遇到让人不爽的杠精,一个拉黑或屏蔽就可解决。久而久之,网络虽大,圈子越小,抑或越发固定。各人有各人的社群,就连刚刚学会上网的老年人都拥有群组,比如家庭群、小区群等。

人们找到各类群加入,形同在线下加入某个组织,似乎找到相互支持的对象,同时亦生出归属感,大家在群里谈天说地,一有什么新消息,赶紧分享群友。此种网络行为,人人行之,大家并不觉有何不妥,反倒从不加群的人,大家认为不太正常,议其要么性格不佳不合群,要么清高自傲。

社交媒体也好,网络群组也罢,从形态上讲均是互联网产品,从功能来讲便于人们沟通交流。比如疫情当前,不加群便无法得知周边动态,甚至连菜都无法购入。网络的便利性与优越性一再体现,它以各种不同功能的产品样式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紧密相联。记得在网络刚引入大陆期间,大家对互联网的认识浅显的停留在“虚拟世界”的层面。认为什么网络聊天、网络购物都是骗人不可信的。彼时人们认为,只有可触可感的现实是真实的,网络浮现的不过是蒙人的花招罢了。

现如今,二十五年过去,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微信与微博用户均是几亿的规模。电商发展势头大好,人们网购的习惯业已建立,哪怕家附近有大型商超,人们还是忍不住先到网上看看。按理说,我们应为见识并得以自如运用网络而庆幸,它以科技之能改变大众的生活。

然而,关于网络,包括我们日常接收到的各类信息和进行的无数网络操作行为,又蕴含多少网民不曾了解的隐忧,假若任之不理,长久下来,又会带来哪些危害。今天与大家聊聊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的那些事儿。以此,大家可自行判断长久来的网络生活,导致你活在茧中还是茧外。如果在茧中,又有哪些排解之法。

一、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是对孪生姐妹

信息茧房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从而对所处的信息环境失去完整的判断。

所谓的“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一是源于个人,二是源于算法推荐。双重夹击下,加固茧房的厚度,令人既无意识又无法逃离。一般来说,网络信息庞杂,人们不可能做到一一了解,如同进入超市,挑选感兴趣或所需的物品即可。不过信息与生活物品又有着本质的区别,物品为易耗品,对人的内在无长久延续和关联性的影响,基本作用于一段时间内,而信息是累积、塑造并对人的认知具有持续的影响力,你对它的感知、选取的方式都会反作用于自身。

比如某人喜欢流行乐,对流行乐钟爱至极,导致对风格迥异的其他音乐类型不可接受。他视流行乐天王天后为歌神,相比之下,对古典音乐嗤之以鼻。固化思维带来排他性,并未给他带来何种益处,久居茧房只会加剧因无知造成的偏见。又如,不少年轻人吐槽父母学会微信后,对养生类文章偏听偏信,还动不动分享转发要求大家照办。结果要么年轻人苦口婆心给予劝导,要么充耳不闻。这属代际冲突么?当然。但问题之关键在于两代人对养生的看法不一,还是与两代人分处不同的信息茧房有关,从而生出不同的观念和看法。

为什么说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如孪生姐妹。

回声室效应指的是信息和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得到加强。它与信息茧房同为“作茧自缚”,仿若坐井观天的青蛙,观一片天,以为看到整个天空,狭隘的思维意味眼界的狭窄。此类在社交群组里表现得尤为明显,换言之,群组越固定,回声室效应越强,群员有多个,声音只有一种。还有人将此现象形容为三观统一,或称默契,不免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就是看来如此美好的外衣装点了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致使人们沉醉于知音投契的氛围,未能反躬自省。可以说,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是科技文明的一大进步,全民式广泛运用代表科技生活的模型业已建立,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上的表象不代表受众对其已具有一定认知,通过种种网络事件不难看出,受众对网络与使用仍然存在盲区。人们往往拿现实中的生活情景套用线上,以为所处的网络环境和谐,群友同声同气便是利人利己的好事。从构建和谐网络环境而言,此现象确实值得称赞;从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来说,受众应当有所警醒。

现实生活中,受众大多身处个人领域,交际圈与信息圈主要来源周边,此时普通受众并未面临大型的社会公共领域,既无法获知更多信息又无法通过公共领域发声。换言之,现实之狭小比对网络之广大,前者等同信息茧房,只是不被公众察觉而已。

网络则不同,每个网民在任何社交平台,都可就任何公共事件发声。此时受众面对的是各式信息。对信息如何判断,如何进行有效的接收,缺乏明确了解的受众往往看小团体的风向。这种跟风随大溜成为众多网民在公共领域的行为特征。久而久之,一种导向会影响一群人,一群人陷入看似三观统一的假象中,逐渐失去独立思考,以及重新利用网络构建多元认知的良机。

二、常见的信息茧房与回声室现象

日常生活中,受众可通过以下六种现象判断自己是否身陷“茧”中:

(1)媒介偏好。主要大众传播媒介有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受众对媒介具有个人偏好,有人偏好网络多于其他,有人偏好电视,还有人可能偏好广播或报纸。偏好源于受众对媒介的看法和使用媒介的便利性。比如对不具备上网条件的边远地区的受众,他们对纸制印刷品和广播相对偏好,而对于身处网络发达区域的受众,则更偏好互联网。有人喜欢声音多过于看画面,其偏好首选广播,有人喜欢视听合一,则可能是电视和网络的拥趸者。总之,人们对媒介的偏好,代表接受该媒介的传播定位。每一种媒介均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长久专注于某一媒介,不可避免地陷入媒介自带的“茧”中。

(2)信息获取。一般来说,受众对获取信息具有一定倾向性,比如有的受众倾向于相信意见领袖发布的信息源,有的受众倾向于相信专业媒体。前者具有个体信任的背书,后者倾向于相信官方,二者不能说谁更客观、专业,只能说这种选择主要源于受众的个体感知,其间或有感性成分,或有理性成分。有人曾说得受众得天下,这是任何媒介希望看到的,对于信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媒介对受众强制性管束的威力渐弱,反而受众有权选择相信哪一方的信息源。从另个角度来说,受众获取信息的站点越窄化,其接收信息的片面化概率随之提升。

(3)固化认知。打个最易懂的比方,你与群友觉得现今最火的小鲜肉是某某某,最火的剧是某某某,你们为之热烈转发、分享、讨论,并且毫不怀疑他们在整个大环境同样受人瞩目,人人不知,人人不晓。然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你们认定的事物,仅代表某个圈子或某一年龄层,圈外人并不同样认可。

(4)审视兴趣。人易于给自己设限,关于兴趣全凭个人喜好。兴趣似乎是自我讨好、自我愉悦之存在。反之,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多数人不愿选择尝试。一个人有愿坚守的兴趣固然好,若因坚守而排他,甚至放弃体验其他事物,此种限制形同作茧自缚。

(5)趋同避异。众所周知,群组也好,好友也罢,大家在网络建立联系基于三观一致,此是结伴而行的重要提前。毕竟谁也不愿与三观不符的人多聊。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小细节,即便是同个群组的好友,对任何事物并非看法高度一致,对于有不同声音的出处,其他人包括自己是如何看待的,假若呈打压、以多数训导少数之势,那么越发趋同的状态,意味你所处的环境已不欢迎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6)依赖算法。相较前五种,这种是人机交互模式。智能算法根据受众的浏览行为、停留时长、阅读类型等综合判断,自动生成受众对信息的偏好。这就是为什么受众在某一网站看过某款商品,该类或该型号商品尾随用户而至,成为甩也甩不掉的小尾巴。遇此情况,倒不至于欣喜机器是如何懂你,而应回想,之前发生的哪一行为诱发了机器的跟踪。算法是智能人机时代的产物,受众若对其缺乏了解,后果不外是跟随算法而行。

三、破茧而生的应对之法

基于以上六种,我们的破解之法已呼之欲出。受众之所以身陷茧中不自知的原因在于,它们太过常态化。接近常态,往往视为正常,故而难以破茧。

(1)了解媒介,分析媒介,合理运用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是人们身边熟知的事物,从以往拿起就用的状态,再往前倒退一步观察和思考,它们承载的信息存在哪些不同,有没一种组合式运用法,可在日常中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用之。比如在网络看到某信息,再去报纸和电视看看官方媒体与评论员是如何评述的。认识媒介是当今受众亟需填补的认知,媒介之所在各具意义与价值,它不随某一媒介的异军突起而失去了解的意义。

(2)理性上网,允许不同,不偏激。如前所述,正因大家意识到听到的声音越来越一致,这时反而需要向外走走,去看看去听听其他人怎么说。对待他人看法,需有思辨过滤的过程,不必急于一时站队,耐心等等,随声音越来越多,是非曲直自会浮现。网络世界人人有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代表不对言论负责,这是诸多网络乱象之根源。允许不同的声音不等于听风就是雨,仅听从某一种声音不代表发言人是真相的化身。权衡二者利弊,不仅考验的是人们对网络传播的认识,也有人们对信息甄选分析的能力。

(3)不自我设限,对生活保持热情,保持好奇心。成年人喜欢谈成熟一词,确保成熟的方式之一是不轻易尝试,以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伤害,同时也拒绝了新的转变。没有一项事情只有利而无弊,利弊之间,在于人们的承担力。很显然不愿接受新事物的成年人,说得好听是安于岁月静好,其实是因承担力脆弱而选择的回避。不给人生设限,已有不少例子,如六十岁学绘画,七十岁学英语。人的学习力、驱动力正因不设限带来种种自我突破。如一件感兴趣的事坚持了大半生,你需要的不是思考,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而是反问:难道我这一生只有一件感兴趣的事么?

(4)不依赖算法。网络太便利了!人们很难不依赖算法,就连某个成语、某个诗句一时想不起,直接搜索可一键获知。更何况算法投其所好送来的种种信息。可以说,在人机交互时代,人们是很难彻底逃离算法的,它是底层技术的支撑,也是网络产品的特性之一。人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抵触算法,而是让算法推送成为审视自我网络行为的来源之一。比如最近接连读到平台推送的关于写作技巧的文章。看来,最近关心的重点是如何提升写作水平。关于写作水平的提升网络与图书两个信息源有何异同之处,前者以碎片化为主,后者以系统性为主,写作者能分别获得哪些可借鉴的经验。由此,就“如何提升写作水平”一事,制定出更为多面、详细、具体的提升计划。

四、结束语

大大的网络,小小的个体。网络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破除地域鸿沟,人人为亲历网络时代而庆幸,人人为自己是网民而欣喜。正因网络,我们轻而易举地拥有了神话故事里顺风耳、千里眼之神功。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恰恰是潜在破坏“神功”的干扰因子,不加以重视与干预,人人难逃其害。

桑斯坦认为,“网络的广泛使用,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所喜欢的信息,假如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的话,各个社会群体便会分裂。这样的一种思想偏狭将会带来各种误会与偏见。”

与其说,受众努力摆脱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带来的危害,是为了保证个体拥有开阔的视野,不如说,在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上,广阔的个体亦是构建社会文明的主体。由此破茧与否,便成为一个值得人人思考的社会问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玻璃钢生产厂家晋城玻璃钢休闲椅多少钱随州不锈钢花盆加工长春玻璃钢浮雕批发赤峰玻璃钢遂宁玻璃钢花坛制造酒泉玻璃钢前台定做忻州玻璃钢座椅批发株洲玻璃钢花钵厂荆州玻璃钢制品乐山玻璃钢装饰工程多少钱新乡玻璃钢垃圾桶厂德阳玻璃钢外壳厂家直销孝感玻璃钢装饰哪家好潍坊玻璃钢外壳厂宜春玻璃钢树池坐凳岳阳玻璃钢花钵批发菏泽玻璃钢批发黑河商场美陈多少钱北京商业美陈加工河南玻璃钢设备外壳制造池州商场美陈加工烟台玻璃钢树池坐凳厂家直销遵义玻璃钢雕塑厂滨州玻璃钢垃圾桶厂家直销朔州玻璃钢医疗外壳加工澳门玻璃钢餐桌椅厂家直销陕西玻璃钢树池鹰潭玻璃钢前台定制淮南玻璃钢装饰工程信阳玻璃钢家具厂家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汪小菲曝离婚始末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杨倩无缘巴黎奥运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开除党籍5年后 原水城县长再被查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初中生遭15人围殴自卫刺伤3人判无罪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路边卖淀粉肠阿姨主动出示声明书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西藏招商引资投资者子女可当地高考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

玻璃钢生产厂家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